国产剧把她拍得这么“辣眼睛”,又歹毒出新高度了

太平洋在线 41 0

在什么情况下,一个观众会把看了太平洋xg111一半的xg111net企业邮局剧暂停,从视频软件切到社交软件,连发好几条情绪激动的微博or朋友圈?

可能是男主和女主互通心意了,可能是剧情突然大反转了。

也可能是,被剧里的歹毒运镜攻击了。

明明只是想看帅哥美女谈个恋爱,结果被一连串莫名其妙的运镜和转场震惊得说不出话来。

只想问问制作组,你xg111企业邮局们的精神状态真的OK吗?

01

国产剧运镜

一个比一个歹毒

这两部新剧,一部现偶,一部古偶,二者的相同点不只有女主是白鹿,还有旋转放大怼脸的“滚筒洗衣机式”运镜。

王鹤棣饰演的霸道总裁时宴,细框眼镜,一身西装。

坐在车里抬眸的这一瞬间是帅的,但也没必要旋转着展示这张脸吧。

可能是囿于车内空间有限,镜头在锁定王鹤棣的脸之前大概只转了四十五度,不存在“把观众转晕”的风险。

但《宁安如梦》这边位置空旷,镜头的运动空间更大了,转得也就更“狂野”了。

从左往右扫一遍,再从后往前螺旋式推进,最后才锁定女主的脸。

展开全文

建议别看太多遍,容易晕

还有升级版。

女主刚刚发现自己重生,看着周遭的事物感到难以置信。

导演用旋转+虚影+闪回的连招,把女主头晕目眩的状态复刻了个200%。

这下好了,观众也头晕目眩了。

男主这边也没好到哪去,特写镜头直接怼到了张凌赫的眼睛上。

这连眼白里的红血丝和没剃干净的眉毛茬子都能一览无余的超近距离,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在模拟化妆师的第一视角。

化妆师都不会离这么近

在部分网友还对这种拍摄手法表示不理解的时候,资深剧粉已经见怪不怪了。

看到导演那一栏写着朱锐斌的名字,就知道这次必定又“难逃一劫”。

朱锐斌给内娱贡献了不少爆剧,比如被称为“蜜糖三部曲”的《香蜜沉沉烬如霜》《冰糖炖雪梨》《星落凝成糖》,以及由迪丽热巴和吴磊主演的《长歌行》。

通过对这些剧集里“离谱”镜头的梳理,有网友总结出了朱导的三大法宝:

大灯、旋转、莫名其妙的角度特写。

甚至和这位导演之前的剧比起来,《宁安如梦》的运镜还算温柔的。

如果说《宁安如梦》是家用洗衣机,那之前的剧就是游乐场里的大摆锤。

前方高能,这次是真的会晕。

无辜观众万万没想到,看个剧都能把自己整晕车了。

“知道制作组技术高超会拍旋转镜头了,拍得很好,下次不许拍了。”

和“滚筒洗衣机”式运镜齐名的,还有“弹跳”式运镜。

今年三月上线腾讯视频的《春闺梦里人》,就是“弹跳”式运镜的代表作。

好家伙,这时远时近快速变换的镜头,生怕我们看清她的五官。

另一部《镜·双城》里两个男角色对战的片段也是“弹跳”式的。

镜头在两个角色之间戳来戳去,有一种“忙了半天但不知道在忙什么”的美感。

《以爱为营》这边,想炫技却大翻车的剧情也在上演。

为了展现男主的总裁形象,导演为他安排了好几个从下往上拍的仰视镜头。

比如这种刁钻的鞋底视角,好像下一秒就要被踢飞了:

同样值得吐槽的还有剧里的转场。

你说像PPT吧,却又比PPT稍微高级一点。

之前总被吐槽的PPT转场是这样的:

直接翻页,生硬而且尴尬,破坏了剧情原有的节奏,也大大影响了观众的观看体验。

后来导演们放弃了直接翻页,转而研究起了短视频、vlog里常见的转场动画。

于是,出现了缩放转场和鱼眼镜头转场。

网友锐评:好像我第一次打开剪辑软件的时候,把所有免费的转场特效都用了一遍。

想替美女们报个警

直到今天,《以爱为营》向我们证明了,国产剧里的转场,没有最离谱,只有更离谱。

财经杂志的尽头,是推门而入的女主。

男主的大头后面,是坐满了人正在进行表彰的会场。

最近刚播的韩剧《精神病房也会迎来清晨》中也有类似镜头。

但这部剧转场后的剧情是男角色的想象,所以拿脑袋当前景没有那么突兀。

相比起来,《以爱为营》的转场着实有点缺乏逻辑了。

‍想问问制作组,放着正常又方便的黑屏转场不用,偏偏整这种没什么必要的花活,你们到底图啥呢?

‍‍02

“东施效颦”的内娱导演们

阅片量大的朋友这个时候就应该发现了,歹毒运镜并不是国内首创,这东西其实全球共通。

在运镜这方面,最有个性的莫过于印度导演们。

被过度滥用的怼脸镜头,莫名其妙的放大缩小,加上虚影变色和各种诡异特效,构成了印度片的“防伪标识”。

原本完整的镜头被剪得稀碎,视角来来回回换个不停,观看者不得不服,感叹这种“企业级运镜”的抽象。

所以有网友吐槽国产剧导演师从印度,还真有几分道理。

但这终归是调侃,还没听说过有哪个导演真有宝莱坞学习经历的。

稍微一扒,咱们就能发现这群导演的模仿对象另有其人。

上文提到的朱锐斌导演,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在TVB工作,在香港拍了十几年电视剧。

《以爱为营》的导演郭虎对拍戏的兴趣就来源于香港电影,还曾拜香港导演林玉芬为师。

这下说得通了,什么旋转运镜、奇怪角度,都是港片玩剩下的。

随便举个例子,《胭脂扣》里经典的对视戏,镜头围着张国荣和梅艳芳转了小半圈。

缓慢旋转的运镜配合着二人的表演,镜头定格时张国荣的眼神向上抬,与梅艳芳对视,一切都是刚刚好的节奏。

还有金枝欲孽片头曲的旋转镜头,摄像机的运动也是遵循特定节奏的。

快准狠的运镜抓住了角色的神态,清晰地交待了人物关系,还曾引起过一阵翻拍风潮。

反观被吐槽最凶的洗衣机式运镜,看似是难度更高的360度旋转,实际上暴露的是制作组塑造人物能力的欠缺,只能用这样直接粗暴的形式来展现角色的内心世界。

想要表现角色的不安、眩晕甚至崩溃,大可以用近景特写镜头来呈现,何必执着于转圈这一种形式?

晃动幅度过大的镜头不利于观众捕捉角色的细微神态,过于浮夸的视觉语言也容易剧作整体的质感。

在拍摄角度上,港版的《笑傲江湖》有很多东方不败的仰拍镜头。

虽然角度略显刁钻,但拿酒拂袖的动作和富有攻击性的眼神给了这个角度合理性,符合东方不败的人设。

同时林青霞的气质摆在那里,这一段反而成了影史经典镜头。

相比之下,现在的仰拍镜头就显得随意许多。

只知道是为了显得人物高大、霸气,所以把摄像机放在地上拍。

至于演员动作、神态与角度的配合,基本上是不考虑的。

差不多的拍摄手法,怎么有些人拍出来是经典,有些人拍出来就成了“惊雷”?

因为优秀的导演有审美,有思考,也懂得怎样让镜头更好地服务于整体叙事。

就算是要拍比较特别的镜头,也能够把握住一个合适的度,不让表现方式过于夸张花哨,导致喧宾夺主影响观看体验。

我们能从这些镜头里读出内娱导演们的野心。他们也想拍出能让人眼前一亮的镜头,无奈心有余而力不足,最后只能“画虎不成反类犬”。

就像同样的希区柯克变焦,名导拍出来是渲染情绪,内娱导演拍出来……我们也不知道他想干什么。

事到如今只能说,导演们自己加油吧。

03

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其实我们的导演不是不会拍。

早在看剧还不能超前点播的年代,导演们就已经把镜头语言的氛围感玩明白了。

最好的例子就是《步步惊心》。

若曦站在紫禁城内仰望天空,她知道这里所有人的命运,唯独不知道自己会结局如何,变速的旋转镜头刻画出了角色内心的迷茫。

剧里的仰拍镜头也不少。

由下往上的角度凸显十四阿哥的威武,身后众阿哥往宫殿门口并排一站,镜头一扫便让观众感受到了皇家气度。

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还是若曦从宫宴到马车的转场。

换景不换人,用环境光的变化衔接过渡,可见导演功力深厚。

近几年的国产剧中也不乏用心的好作品。

同样是古偶,《星汉灿烂》的运镜和转场显然是花了心思设计的。

镜头移动速度、两个场景的明暗变化都让人看得很舒服。

以及被网友怒夸“每一集都像一部电影”的《漫长的季节》,也贡献了好几个“神级镜头”。

运镜是剧集拍摄中重要的一环,考验的是导演对于故事、人物的理解,前期是否有对于整部剧镜头调度的构思,以及能否考虑到大众的观看体验。

现在的观众已经不好糊弄了。

看过这些优秀案例之后再打开最近的新剧,扑面而来的就是一个毫无美感的“爱的魔力转圈圈”,谁能受得了这种落差。

同时,短视频平台上审美技术双在线的剪辑大师一抓一大把,运镜和特效都快卷出天际,更衬得这些国产剧的后期像是上世纪残留下来的。

虽然不是每个人都上过所谓的影视赏析课,看过豆瓣Top250,但一部剧用心与否,我们一看便知。

之前观众骂国产剧妆造难看,现在古偶现偶妆造都卷起来了。

骂新生代流量小花小生没演技,不少演员主动报班“回炉重造”。

现在骂歹毒运镜的声音越来越大,希望导演们能听听观众的呼声,在制作下一部剧时,多用点心吧。

· 一 周 热 点 回 顾 ·

太歹毒了↓↓↓

标签: 歹毒 出新 高度 国产 眼睛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